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
编号:13278751
366例颈性眩晕经筋辨证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9期
     颈性眩晕以手少阳经筋发病比例最大。从经筋病灶上看,手少阳经筋340个病灶占全部病灶的37.78%(见表2)。从经筋证型的分布上可以发现,单一手少阳经筋的病例及含有手少阳经筋的复合型病例,占所有经筋证型的39.66%(见表3)。

    手少阳经筋主要分布在颈椎两侧,颈椎骨的横突嵌入肌肉之中,拥有前后两个结节,是周围软组织的附着处,是常见的经筋病灶点。很多颈性眩晕患者正是颈椎双侧区域病变为主。

    而且頸椎病的患者,随着颈痛症状的发生,疾病往往从其他单一的经筋证型,很快转变为伴有手少阳经筋型病变的复合型。这可能与在颈椎区域,手少阳经筋投射点的肌肉多有维持颈椎稳定功能有关。而颈椎稳定功能一旦破坏,则不能限制颈椎的过度旋转及侧屈,进一步造成颈椎不稳,引起软组织劳损及无菌性炎性病变。所以,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可以尝试将手少阳筋经筋的辨证及治疗放在重要的考虑位置。

    经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系统而规律的总结了人整体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之间的关系。经筋辨证可作为中医针刀、推拿、火针、水针等治疗手段的中医辨证基础。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对颈性眩晕的经筋辨证提供有效思路。但由于颈性眩晕涉及的经筋复合证型过于庞大复杂,故经筋辨证体系的完善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Wrisley DM,Sparto PJ,Whitney SL,et al.Cervicogenic dizziness:a review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00,(12):755-766.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

    [3]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57-58.

    [4]Guinand N,Guyot JP,Cervical vertigo:myth or reality[J].Rev Med Suisse,2009,5(219):1922-1924.

    [5]Morinaka S.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s a causal factor of cervical vertigo[J].Auris Nasus Larynx,2009,(6):649-654.

    [6]李旭光,赵敬河,张凤昌,等.TCD 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0,(5):395-396.

    [7]李卫东,杜正,方正清,等.风池穴的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法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7,17(8):505-506).

    [8]李少芳,黄漫华.枕下缘针刀松解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7,37(3):297-300.

    [9]高新,吕亚南.针刀同时松解枕后三角和肩胛提肌与单独松解枕后三角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7,(33):173-175.

    (收稿日期:2018-06-19), 百拇医药(陈欣泽 李少芳 林卓鹏 邓慧明)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